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

    谢守成;张淼;

    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怎样获得幸福及如何奋斗等一系列问题。其基本内涵为:幸福是社会劳动与主体享受的统一,是物质丰富和精神发展的统一,是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是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它详细阐述了奋斗与幸福的内在关联,即奋斗是幸福的实践基础和实现途径,而幸福是奋斗的主要目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赓续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04期 No.57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的知识图谱

    雷晓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维度、深入的理论探讨。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形成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学者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内涵、重点工作、实践与问题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进行了阐述。展望未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要从宣传阐释向理论建构深化、从价值判断向事实判断转化、从纵向视角向横向比较强化。

    2019年04期 No.57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人物专访

思政聚焦

  •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

    王立仁;高畅;

    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实现受横向知识逻辑和纵向发展逻辑的协同制约,这也是其内在逻辑的集中体现。当前,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脱节现象、较为突出的简单重复现象以及滞后甚至倒置现象。立足于现实困境分析,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路径构建要从独立性、连续性、递进性三个层面实现有效衔接,进而构建具有系统性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体系。

    2019年04期 No.57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沟通交流机制建构

    吴林龙;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应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烈、方式还比较单一、内容还比较浅层、组织领导还不够有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机制的建构,应该从增强沟通交流的意识、搭建会议交流的平台、建立互访研修基地、围绕课题联合攻关、加强部门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尝试。

    2019年04期 No.57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前提、现实梗阻与实践指向

    郑敬斌;孙雅文;

    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关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之路的攻坚难题。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增强课程群的协同效应,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在政治方向、价值追求和发展路径上的同心同向是二者得以携手同行的逻辑前提。对于思政课的错误解读、"两张皮"形式主义倾向和知识价值相分离的隐患等现实梗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实效和价值期盼。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要在教师队伍建设、内容整合、群智联动上下功夫。

    2019年04期 No.5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协同育人理路优化

    代玉启;李济沅;

    当前,推动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的相互赋能和协同育人,还存在一定障碍。探索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的有效协同路径,需要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动连通及两支队伍合作研究。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落脚点在于实现二者的双向成长并进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2019年04期 No.5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行思论理

  • 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内涵、构成与提升策略

    傅艺娜;

    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是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价值、政治、制度、道德和文化等五个维度。提升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应从养成思想引领的职业认同意识、厚植思想引领的政治理论根基、优化思想引领的配套协调机制、创新思想引领的工作方式方法、落实思想引领的队伍保障等五项措施入手,使思想引领能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和重要保障。

    2019年04期 No.5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品读红色经典的层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从品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谈起

    徐贵香;

    引导大学生品读《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红色经典,是提升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境界的一种有效方式。品读红色经典要引导大学生在心灵深处重温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以使其"不忘初心";要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党的宗旨之深刻哲理与实践逻辑,以使其"牢记使命";要引导大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的现实境遇、生活阅历和思想状态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将红色经典所承载的鲜活理论生命与实践真知融入大学生自身的现实生活之中,以使其"砥砺前行"。

    2019年04期 No.5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高校“三全育人”的协同路径

    陈文婷;

    "三全育人"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等教育发展一体化推进和协同性创新。发挥"三全育人"协同效应,需要加大政策供给,以"需求"和"供给"的协同联动,贯通"三全育人"全链条,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04期 No.5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缺失与构建

    陈小花;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统一性的法律法规,服务过程中各方主体法律关系比较模糊,志愿服务权益保障机制比较薄弱。需要从顶层设计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体系,清楚界定志愿服务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探索志愿服务的风险承担制度,逐步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权力体系的司法救济路径。

    2019年04期 No.5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原则与路径

    刘建军;

    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要坚持融入人才培养大局、服务学生发展需求、发挥第二课堂优势、突出基层主体地位等原则。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配套的政策制度,搭建方便快捷的两端平台,深化数据分析和应用,切实将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到实处。

    2019年04期 No.5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工作方略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林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各类微媒体纷纷涌现,从现实角度看,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的显著特征为信息传播带来巨大改变,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牢牢抓住机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创新,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

    2019年04期 No.5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进阶式动态模型构建

    杜亮;

    以《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为重要遵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是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分析,深刻把握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基本特点,探索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进阶式动态模型,打造更具科学性、系统性、长效性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进阶式动态模型尝试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划分为启发、提升、引领、传承四个阶段,精准匹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方案,提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9年04期 No.5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从“危机干预”到“抗逆力培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范式

    谭晓兰;

    "0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张扬、主体意识强的心理特点,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性化、发展性和主体性。抗逆力理论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理念上,要用"优势视角"替代"问题视角";在工作面向上,要着眼于整体性"抗逆力培养"而非仅聚焦于"问题大学生";在工作方式上,要将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相结合;在工作手段上,要注重系统的资源整合而非单一的资源供给。高校要积极促进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社区等资源建立亲社会连结,促成大学生抗逆力的实际提升,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019年04期 No.5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调查研究

  •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及提升路径

    简超宗;张永红;

    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其成长成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整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劳动缺乏全面深入的认知;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劳动价值取向物质化与功利化;劳动知与行的不统一等。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引导偏颇,劳动被"淡化";二是家庭教育轻视,劳动被"软化";三是学校教育缺失,劳动被"边缘化"。要有效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需以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为着力点,形成合力。

    2019年04期 No.57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养成路径探析——基于2015-2017年Z高校专职辅导员科研情况的分析

    金芳芳;李济沅;刘芳;

    高校专职辅导员面临科研能力发展困境,需要从内在要求驱动、自身素质驱动及外部环境驱动三个维度着手分析。要分层分类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养成,在上岗阶段用实际需求唤醒科研精神,在初级阶段用理论训练夯实科研基础,在中级阶段用研究实践培育科研成果,在高级阶段用专家标准打造科研团队。

    2019年04期 No.57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2019“最美高校辅导员”风采展示

    <正>(按姓氏笔画排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职业风采和奋斗精神,近日,中宣部、教育部从历届在岗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遴选出十名"最美高校辅导员",并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获评的十名"最美高校辅导员"政治信念坚定、业务能力过硬、道

    2019年04期 No.57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