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正>1953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并建立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60多年过去了,这一制度历久弥新,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中极具特色、极其重要的一项制度。同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创举,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制度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清华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近日,《高校辅导员》专访了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研究员。《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高"):60多年来,
2016年01期 No.3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申晓敏;
"四个全面"作为我国当前总体战略布局,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相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导向,以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为起点,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系统构建完整框架,并从高校组织演化的层面上,结合以前的经验,积极探索和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16年01期 No.3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 侯雨欣;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网络文化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开放、虚拟、多元及非控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应从法律监管、学校教育、家庭引导及学生自律方面剖析问题原因,从优化社会网络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校园网络环境、思想教育环境及自我管控环境等方面入手,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2016年01期 No.3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陈少平;陈桂香;
复杂性思维的发展和兴起,孕育了复杂性理论,从此它被广泛运用在社会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它都显示出了相对于简单性思维的优越性。以复杂性思维作为方法论指导,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努力修正因长期的简单性思维方式引起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局限和偏差,将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2016年01期 No.3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张硕秋;
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然与实然协同发展提出的新理念。落实这一理念,应该以辅导员与班主任两促进、两结合育人机制为基础,以"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载体,以学生成长动态模块教育为手段,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还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科学的机制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协同创新,提升工作质量。
2016年01期 No.3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唐红波;
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求,推出更符合学校、学生以及社会需求的服务,是大数据时代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要求。辅导员要学会跨界经营,提升与政府、社会、家庭等各领域打交道的技巧和能力,整合有效资源,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尤其是新媒体运用的能力,通过对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舆情分析和民意调查,有效地提升职业素养、工作能力以及影响力。
2016年01期 No.3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刘佳;
高校辅导员从事学术研究是提升职业能力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帮助其掌握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高校辅导员从事学术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学会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凝练问题;要加强文献研读,弥补知识体系不足的短板;要遵循学术规范,学会用学术语言讲理、叙事、表意。
2016年01期 No.36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吴小春;刘颖;谢宝国;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情境下由高校主动实施的旨在帮助大学生科学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具备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能力的专业教育活动。经历十多年发展之后,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专业水平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专业性和系统性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探索构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体系、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实施途径体系和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2016年01期 No.36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张珂;田畅;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兼顾合理合情的因素。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生为本、及时回应、依法处置为特征的回应型处理模式。要保证知情权,采取得当措施,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学生组织作用,推动学生伤害事故得到妥善的解决。
2016年01期 No.3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辜陈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应根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6年01期 No.3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刘尧;刘伟;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类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促成各种新媒体形态的产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思想和价值观念。如何进行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建设,如何科学对待、合理使用、高效管理新媒体,需要不断总结分析微信平台运营的工作思路、做法、成效,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01期 No.3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韩磊;侯梦琪;
高校辅导员承担人文素质选修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丰富大学课程资源的创新实践。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体系,科学构建符合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要求的课程体系,并将高校辅导员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授课主体,综合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016年01期 No.3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顾丰;
毕业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环节,承担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爱校报国意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解决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困难的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感恩与诚信教育、职场适应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内容,需要高校健全机构,加强保障,营造氛围,创新思路,做好毕业教育工作。
2016年01期 No.3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黄晖;
微信公众平台有着完备丰富的功能及广泛的大学生使用群体,可作为一个新载体运用于党课教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微党课",应以满足学生党员需要为前提,通过构建流畅的沟通交流机制、长效的教育服务机制、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来实现。
2016年01期 No.3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王卓凯;李力;胡小溪;周一帆;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呼唤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要坚持全员覆盖和师生协同,完善学分制,建立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
2016年01期 No.3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