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地位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马晓琳;万坤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地位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青年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实现社会创新发展的先锋军、助推国家间友好发展的接班人等重要观点,为进一步深刻认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方向指引,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青年地位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必要。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需要社会引导价值取向,营造良好风尚;需要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助力伟大梦想。

    2020年05期 No.6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生成逻辑、价值旨归及实践理路

    郑敬斌;许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青年教育观。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生成逻辑可以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层面进行理解把握。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具有明确的价值旨归。要积极践行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做好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要教导青年立志,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激励青年修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勤学,练就过硬本领;鞭策青年自强,勇于担当作为。

    2020年05期 No.6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专家视野

  •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解析

    吴琼;

    文化育人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时代语境中,高校文化育人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依托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媒体,推动主流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05期 No.6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思政聚焦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视角的反思与创新

    徐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探索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要在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整体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效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体现"中国之治"。要通过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管理体系、队伍体系、评价体系、协同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2020年05期 No.6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中制度建构的思考

    于小雷;

    共青团改革是一个持续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为共青团在新时期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贡献度提供了制度遵循。高校共青团要按照共青团改革总体要求,在政治性制度设计、平台载体建设、条件保障和评价机制中充分体现制度要素价值,用制度赋能改革,从改革中获取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共青团在学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贡献度。

    2020年05期 No.6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治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价值意蕴

    王帅;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重要遵循。在高校治理过程中,学生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研究治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实践,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治理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需要重点把握其导向、价值、规范、文化、队伍等环节,切实推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创新发展。

    2020年05期 No.64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 治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及路径研究

    胡忠浩;

    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面对新时代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定位逐步明晰、保障逐步到位、手段逐渐丰富等特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从指导思想、保障机制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发展。

    2020年05期 No.6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重大疫情应对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涵育

    郑琳川;曾令辉;

    中国重大疫情应对中彰显的伟大精神力量深度激活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在需求,也为大学生担当时代使命、战胜挑战危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要自觉接受精神洗礼,积极涵育深沉厚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开拓进取的奋斗担当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创新精神以及人类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国际精神,努力在受教学习、文化滋养、实践熔铸、环境浸润中加强精神涵育,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精神品质,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05期 No.64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涉“疫”网络谣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任佳伟;刘国权;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涉"疫"谣言不仅污染着网络环境,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综合来看,挑战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减少与教育对象增多并存、教育空间缩小与教育时间延长并存、教育内容分散与教育形式单一并存等方面。要因时而进,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和创新教育手段,扩大影响力,有效应对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带来的挑战,持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020年05期 No.64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行思论理

  • 把握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四重关系

    周伟辉;楼艳;

    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辅导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规范。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要处理好四重关系:把握辅导员自身职业角色的双重性关系,引导辅导员结合自身需求明晰专业化发展方向;把握辅导员与教育对象的交互性关系,引导辅导员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发力,创新辅导员工作实践;把握辅导员与其他育人队伍的协同性关系,引导辅导员主动担当"三全育人"枢纽作用,协同推进全人教育;把握辅导员个体与辅导员群体的共生性关系,引导辅导员形成团队共进的文化生态,打造专业化发展共同体。

    2020年05期 No.64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审需要平衡三对矛盾冲突

    刘健康;

    做好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评聘工作能够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确保立德树人效果。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评审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破解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审的现实困境,要平衡职称评审重结果评价的属性与辅导员工作需重视过程评价之间的矛盾,消解同行评议内在诉求的客观公正与评价者主观夹杂的情感倾向之间的冲突,权衡专业技术评审对科研能力的必然考核要求与辅导员工作重育人实绩的考察导向之间的博弈。应通过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强评审队伍建设,探索实行科学、多元的评审方式,构建全面评价的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体系。

    2020年05期 No.6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新时代高校舆情治理和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王珊;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与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互愈加频繁,这导致社会趋同、知觉选择性、群体极化等效应的扩大,使网络舆情有可能朝着非理性方向发展。高校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引导学生成为健康网络的使用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与思政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创造性地建立高校舆情治理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双向干预机制与配套维权体系。在双向干预机制中,正向干预需要对舆情进行先期预警和快速应急,反向干预需要对舆情的未来发展进行预判分析,充分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形成舆情认知,主动进行舆情发声。

    2020年05期 No.6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网络舆论格局变化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王楠;

    互联网创新正深度融入社会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形态和不断革新的传播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传播环境的复杂化促使网络舆论传播格局相应发生深刻变化,这些给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舆情危机事件特征及成因值得深思。高校应认真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要提高舆情风险意识,加强与师生互动,弥合舆情断层,健全舆情预警及应对机制,善于借助媒体,培养意见领袖。

    2020年05期 No.6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工作方略

  • 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刘芳丽;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础的自信,它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和抵御外来文化消极影响的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需要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2020年05期 No.6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新时代培育“00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策略

    江倩;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持续研究"00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新情况、新内涵与新特征,深入分析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而从占领阵地、科学指导、创新手段、增强辐射四个层次研究创新培育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05期 No.6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育人研究

    陈永福;

    主旋律短视频发挥着汇聚育人正能量、构筑育人新阵地、激发育人新动力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目前主旋律短视频在育人实践中面临着数量占比偏低、内容存在短板、受众关注偏弱等现实困境。有鉴于此,应从构建内容为王育人生态、整合发挥平台育人功能、创新多样融合育人形式、激发多种主体育人活力等途径入手,充分发挥主旋律短视频的育人功能。

    2020年05期 No.6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生命管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探析

    梁淑艳;

    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影响大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正确设想和谋划,是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通往未来成功的第一步。生命管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进而有计划地完善自我、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我之为我"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的航向标、助推器和源动力。

    2020年05期 No.6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西南大学大力实施“新学工”建设 着力推进学生工作转型升级

    <正>传承百年学府历史荣光,西南大学学生工作系统厚植育人情怀,沉淀深厚底蕴。进入新时代,西南大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弘扬好传统、对标新时代、打造新学工、实现新作为"总体要求,聚力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基层基础和一体化育人,大力实施"新学工"建设,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整体推进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新学工"基本格局。

    2020年05期 No.64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2021年《高校辅导员》征订启事

    <正>《高校辅导员》是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是"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期刊致力于展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探索与工作研究的重要平台。期刊常设栏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家视野、人物专访、思政聚焦、行思论理、工作方略、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期刊刊文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2020年05期 No.6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