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时代新人的精神特质及其培养建议——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学生回信的文本分析

    王一舟;

    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之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青少年学生回信,体现了对时代新人的期望。通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可以将时代新人的精神特质归结为有理想、肯奋斗,有本领、重情怀,有担当、能奉献等方面。要深化青少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时代新人精神特质。

    2021年06期 No.7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探析

    梁俊凤;

    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系统涵盖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责任和担当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下,应以踏实学习、榜样示范、扩展眼界等为着力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2021年06期 No.7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特稿

思政聚焦

  • 中国共产党应对变局、把握大局、开创新局的百年历史经验

    耶旭妍;

    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应对变局、把握大局、开创新局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现实意义、战略意义。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应对变局,重整山河;统筹全局、胸怀天下,在"全局"与"部分"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大局,绘制蓝图;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开创新局,奋勇向前。迈向新征程,我们应当以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卓越的应变能力应对变局。以识大局的战略高度、谋全局的意识、抓大事的思维把握大局,将每一项工作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中统筹考虑。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实事求是的方法、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守正创新,开创新局。

    2021年06期 No.71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建设道路、改革道路的百年历史经验

    胡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人类现代化事业实现,需要总结我们党探索革命道路、建设道路、改革道路的百年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出了正确道路,是党在百年道路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继往开来,需要用党的道路探索百年历史经验回应时代关切,继续探索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2021年06期 No.71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民族复兴的百年历史经验

    赵姗;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几个维度深刻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民族复兴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都具有重大意义。踏上新的长征路,党和人民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深刻把握两个大局、提升七种思维能力,在21世纪的"历史剧本"中把民族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21年06期 No.7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百年历史经验

    朱喜坤;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以正确的斗争认知、顽强的斗争意志、强大的斗争底气、高超的斗争本领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业。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在强化武装、坚定信念中涵育斗争精神,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锚定斗争指向,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中提高斗争本领,在把控风险、敢于亮剑中磨砺斗争意志,在着眼大局、服务全局中把握斗争规律,敢于出击,能战能胜。

    2021年06期 No.7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历史经验

    李小春;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不断自我革命的一百年。深入总结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对于科学认识党的历史、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必须明确自我革命的价值意义,把自我革命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必须着眼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目标;必须恪守人民至上、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的基本方法;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的战略举措。以史为鉴,要赓续彻底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能力,将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2021年06期 No.71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研究

    张红旗;

    在举国上下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党的精神谱系,展现了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智慧,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为"四个自信"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通过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挖掘抗疫精神资源,提高网络思政工作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困难等途径,根据参与式教育的原理,让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四个自信"教育的效果。

    2021年06期 No.7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行思论理

  •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政策回顾与创新前瞻

    王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密切相连、与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休戚相关、与国家发展大势紧密相依等特点。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需要深刻回答如何适应国家改革发展大势、社会改革发展大局、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等现实之问。中国劳动教育的守正创新,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社会期待、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

    2021年06期 No.71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高校基层团组织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审思

    李珣;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可以看出总书记重视青年地位、抓牢育人核心、把稳工作方向的基本要求。高校基层团组织要做到以人为本,巩固三个层面;以史为鉴,落实"四史"教育;以学为基,培养全面发展;以践为实,引导知行合一。

    2021年06期 No.7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工作方略

  • 高校辅导员成长共同体的价值再认与推进路径

    范蕊;朱以财;

    高校辅导员成长共同体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由官方发起成立或由辅导员自发组成的满足个体成长需求、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构建高校辅导员成长共同体有利于推动辅导员素养提升与专业化成长、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疑难问题、增强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新形势下,辅导员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辅导员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高校要通过完善的制度确保辅导员共同体顶层设计,对共同体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规范、保障与服务。辅导员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通过群体实践推动辅导员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与完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身份认同。

    2021年06期 No.7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文本分析视角下的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特点及启示

    黄戈林;张楚翘;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话语作为建构学生思想行为的言语符号系统,是一种潜在价值和鲜明立场的倡扬。借鉴卡伦·特雷西的话语实践建构身份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修辞学理论建立文本分析指标,可以探析辅导员群体优秀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特点,引领广大辅导员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秀辅导员善于创设师生共同处境,运用生活叙事方式,使用语言修辞策略,接榫理论与实践。这些话语特点启示广大辅导员要主动转换认知、立足学生实际、增强话语自觉,从增进"共同体"话语意识,放大"接地气"话语优势,提升"全方位"话语能力三方面不断优化自身话语实践。

    2021年06期 No.7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新时代加强青年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内在要求及实践理路

    简超宗;张永红;

    "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载体。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帮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历史观的现实需要。在"四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大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认识历史史实与把握客观规律相结合、铭记伟大征程与启迪当代实践相结合、传授历史知识与弘扬伟大精神相结合的要求。在实践理路上,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网络新兴媒体为载体、以社会生活实践为纽带,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2021年06期 No.7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路径探析

    张越;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催生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变革,依托智慧校园数据资源加强数字思政教育,挖掘大数据技术引领高校精准思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求。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要求协同联动各方资源共享数据,形成育人合力,开展分析、反馈和预测,为教育管理者精准进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分析赋能。高校要构建以精准思政为目标,以管理、教学、服务为核心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准思政数字平台模型,全方位采集大学生各环节行为数据,通过靶向发力对大学生行为画像精准分析。要利用数据建模聚焦重点任务,探究精准思政赋能路径,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问题精准识别、流程精准管理,强化精准思政信息化发展优势,实现精准思政显性和隐性融合式发展。

    2021年06期 No.7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