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苏玉波;张雯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诠释和体现了理想信念是教师的精神支柱、道德情操是教师的核心品质、扎实学识是教师的立教之基和仁爱之心是教师的教育情怀等深刻内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广大教师锻造过硬的政治素质、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练就扎实的教学功底、彰显深厚的人文关怀。

    2020年04期 No.63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专家视野

  •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

    陈向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凝练为"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明确培养标准,提升培养能力,汇聚培养合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0年04期 No.6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思政聚焦

  • 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理念

    邱仁富;

    "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课程思政"的理念可以分为"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双重形态,可以概括为坚守、融入、同行、创新四个方面。坚守就是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坚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坚守立德树人。融入即对"课程思政"的融入,包括外在融入和内在融入两个层面。同行强调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所有课程一起参与育人、协同育人、一体化育人的生态。创新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开设系列课程,特别是"中国系列"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推进"课程思政",在这个基础上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并根据专业特点、学科要求等建构起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2020年04期 No.6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王方;

    把"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在教育教学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提升认同意识、培养专门能力、加强载体建设、完善长效机制诸方面着手,充分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2020年04期 No.6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李东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关键是要在每门课程中充分挖掘和科学运用思政元素,统筹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政元素所具有的广泛性、分散性、渗透性和全程性等特点,让思政元素为每门课程的育人目标服务。在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协同挖掘思政元素、立足三全育人立体挖掘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建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依托具体实际延伸挖掘思政元素。要将思政元素科学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渗透课程全过程、彰显在教师魅力上、体现在教育效果上。

    2020年04期 No.6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重大疫情应对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淬炼

    许克松;白显良;

    新时代大学生要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注重思维培育,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高校要利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情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明辨是非曲直、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国际比较中,淬炼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和辩证思维,筑牢疫情防控青春防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020年04期 No.6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重大疫情应对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的自信砥砺

    唐勇;王安平;

    应对重大疫情既对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提出全新要求,也提供了砥砺"四个自信"的充足底气和实践支撑。新时代大学生应从重大疫情应对中砥砺自信,应当从融入伟大事业的整体自信、渗透"知情意行"的全面自信、汇聚磅礴力量的集体自信、体现稳定适度特性的理性自信等多个维度把握;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2020年04期 No.6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当前高校应对重大疫情的角色功能及工作机制探究

    林立涛;康健;叶定剑;

    在应对重大疫情时,高校既要守好自身阵地积极防疫防控,又要参与到社会疫情防控中。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参与社会疫情防控,是自觉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与"四为服务"使命的重要举措,需要履行好疫情防控中的"五个功能"。高校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分工合作的疫情防控机制,提升师生员工的大局意识、底线思维和务实态度,坚决服从统一指挥与协调部署,守好校园阵地与网络阵地;要强化队伍保障,既抽调精兵强将参与疫情防控,又保障日常业务运行,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要健全监督与考评机制,强化二级单位责任与协同防控,落实个人自主防控,压实责任,选树先进典型、强化问责机制。

    2020年04期 No.6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行思论理

  • 毛泽东《矛盾论》中体现的三个有机结合

    李晶;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理论。《矛盾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的有机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特色的有机结合。《矛盾论》以其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下仍然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法论。

    2020年04期 No.6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与动力平衡问题探析——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侍旭;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育生态系统,辅导员是其中的重要生态因子,职业压力和动力是辅导员职业特征的不同体现。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着职业理想与实际工作、职业发展与前景出路、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失衡等问题。构建辅导员内心和谐个体生态、创设辅导员群体和谐组织生态、建立辅导员工作和谐系统生态,形成科学的压力与动力的生态平衡机制,可以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持续发展。

    2020年04期 No.6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结构与提升路径

    陈卉;陆雁翎;郑雨婷;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可以从意识、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体现。调研发现,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存在思想引领意识不足、知识储备更新不及时、发展性技能掌握比例低、培训项目针对性不强、评价指标较单一等问题。要以能力模型为基准、价值引领为突破、终身学习为动力、团队协作为保障、科学评价为导向,探索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2020年04期 No.6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审美向度

    孙玉玲;孙晓红;

    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使命、责任、关爱等特质中蕴含着崇高、神圣、亲和等审美要素,构建成"引路人"的政治美、"筑梦人"的情怀美和心灵陪伴者的人格美的向度。对辅导员职业角色美的研究,能够从学理上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可度与社会美誉度,从实践上引导辅导员创造美、展示美,从而增强辅导员对职业内涵的深度认知,拓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新维度,更好地促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

    2020年04期 No.6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胜任力建构与提升

    盛佳伟;杨智祯;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胜任力应从政治素养、组织执行、学习创新、沟通感召等四个维度着手。着眼于胜任力的构成理路,要注重顶层设计、平台搭建、本领锤炼和典型选树,推动辅导员扎实履职和推陈出新,探索形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2020年04期 No.6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工作方略

  • 基于全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赜

    刘力为;卞丽娟;

    全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有利条件,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信息化、互动性、生动化的有效开展。借助全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诉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着主客体嬗变、载体嬗变和策略嬗变等问题和挑战,需要在理念转变、内容创新、载体融合、技术突破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理念、方式、手段等层面进行深层次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

    2020年04期 No.63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高校学生社团融入“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

    孙晓雷;

    学生社团在新时代大学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参与社团的规律和特征,优化管理、注重引领,从"一盘棋"的角度改革社团管理体制机制,引导学生社团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功能。引领学生社团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社团指导教师、学生骨干和党团组织的作用。

    2020年04期 No.63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基于书信媒介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解析

    马加名;

    书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与表征,具有文化传承、道德滋养、情感交流、素养涵育等功能价值,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有效媒介和可靠支点。从研、写、读、展四个维度建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既能够促进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交相辉映,又能够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理论灌输与实践淬炼同频共振。

    2020年04期 No.6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进路

    滕培秀;

    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和信息茧房效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认知思维模式及文化逻辑易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为此,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其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认同和信仰。

    2020年04期 No.6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 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党性修养

    李珣;

    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党性修养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辅导员加强党性修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矢志不移守信念、常学常新强理论、严格作风有纪律。党性修养提增的实现途径是多样、需多方协调的,其中在个人提升方面,要强化身份意识、践行党性修养;组织培养方面,要严格党内生活、用好批评武器;高校管理方面,要加强系统培训、完善考核机制。

    2020年04期 No.6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调查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

    万柯彤;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能够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较高,表现出良好的网络认识和较强的网络操作能力,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用网娱乐化、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片面化、网络法律知识碎片化、对待网络不道德行为冷漠化等问题。为此,高校需要更好发挥课堂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力军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监管主动性,切实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2020年04期 No.63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