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生逻辑与战略指向

    崔健;黄晶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统揽国际国内发展全局,高度重视青年、关心关爱青年,提出了一系列关涉青年成长成才及青年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和决策部署,构筑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整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通历史、现实、未来,涵盖方向、目标、路径,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内生逻辑、战略指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厚重的现实意义。

    2019年03期 No.56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文献视域

    王珺颖;佘双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程度日益深化,研究领域逐步拓展。研究文献量稳步提升,但文献类型较为单一,不同领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整体研究发展不充分,不同年份研究聚焦领域不同,研究系统性不强。应注重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整体、全面、系统的研究,着力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重点工作与核心问题。

    2019年03期 No.5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人物专访

专家视野

  •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定位与根本内容

    王永友;于建贵;

    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培养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时代新人的重要保证,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西方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长期渗透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以夯实认知基础、深化情感认同、提升实践转化为目标导向,准确把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科学选取与合理呈现。

    2019年03期 No.5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思政聚焦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

    蒲清平;何丽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要将新时代新成就与新矛盾相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纵向比较"历史看"、横向比较"客观看"、现实剖析"辩证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拥护者。要将新时代新思想和新方略相结合,指导大学生把"八个明确"变成自己的思想逻辑,将"十四个坚持"变成自己的行动方略,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要将新时代新目标和新使命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思考"以什么样的精神担""担什么""如何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

    2019年03期 No.5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和底气

    石海兵;王苗;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开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六个要求和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等方面的论述,明确指出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强大的保证、有力的支撑、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力量和足够的能力。

    2019年03期 No.56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刘亚琼;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高校进行了丰富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理论探索,各类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上的运用日渐成熟,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可度上升。然而一些课堂依然存在理论性不足、难以真正说服人,思想性不足、重形式轻内容,针对性不足、不够了解学生,亲和力不足、教学手段未能与时俱进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汇集和攻关重大理论问题,实现区域互鉴高校互通;以科研促教学,把握教学重难点问题;推动课堂形式和教学方式的发展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2019年03期 No.56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论新时代高校理论社团的育人功能

    杨宏伟;李金玲;

    高校理论社团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具备以思想育人筑牢意识根基、以组织育人锻造标杆品格、以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以文化育人涵养家国情怀的育人功能。实践中理论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存在内生性动力不足、外在性引领缺乏、协同性运作欠佳、认同性亟待增强等问题。理论社团育人功能的良好发挥,需要整合资源、优化存量消解内在劣势,坚守立场、遵循规律回应外部挑战,强基固本、强化意识凸显内在优势,顺应时代、提升能力把握外在机遇。

    2019年03期 No.56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行思论理

  • 论红色文化的育人理路

    王栋梁;

    红色文化在其生成与传承过程中均具有内在的育人属性。但是,面对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面临现实困境。要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激发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以国家改革发展成就提升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以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增强红色文化的凝聚力,以资源整合创新手段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效用。

    2019年03期 No.56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思考

    韩靖雯;

    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体要求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创新的人才观,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时代新人培养需要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需要推动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知;需要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创新和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担当意识。

    2019年03期 No.5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工作方略

  • 督导体系对新入职辅导员培训优化的促进作用

    张天莹;柳丰林;

    新入职辅导员培训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现行新入职辅导员培训存在组织形式单一、偏重宏观理论、缺乏实践指导等问题,在提升培训对象的组织认同度和胜任力水平等方面效果欠佳。高校可以借鉴组织社会化理论中的伴随策略,结合新入职辅导员的特点和需求,探索督导体系在优化新入职辅导员培训效果中的作用。新入职辅导员培训督导要抓好督导关系建立、督导关系互动、督导关系评估、督导关系终止、督导体系管理等主要环节。

    2019年03期 No.5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构的价值理路与生成策略

    刘晓光;

    自主与自觉是理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基本内涵、类型及特征的两个重要维度。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体现出分工上的"专"与"深",而在立德树人这一终极目标上又彰显出协同的一致性。应从本位功能、辐射功能、潜在功能等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努力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融实践、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团队。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外因)以及辅导员自身(内因)要分别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功能的实现、作用的发挥创设优良环境,提供内生动力。

    2019年03期 No.56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调查研究

  •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调查

    王增福;李桂艳;

    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大学生自身观念方面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环境与教育方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高校应从优化校园文化、强化制度保障、提升师资水平、激发学生主体性等环节入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真正肩负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2019年03期 No.5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案例分析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与实践

    张四化;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平台更趋于向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实践服务,同时也面向教师和社会大众群体开放。资源互通共享已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发展理念的一种共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在高校创新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创新创业平台空间内的每个团队、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中心,在团队开展工作实践的同时,每个人又以他人为中心,这种自下而上的组织构建和学习模式,真正成为一个平等且富有活力的创新实践。

    2019年03期 No.56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强化顶层设计 创新工作平台——湖南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正>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以创新和特色为着力点,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整合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日常工作和创新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抓重点带全局为突出工作重点,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了周期性实施意见,规范了每个周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范围与遴选方式、保障措施等。2009年,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

    2019年03期 No.56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下载本期数据